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按照全总统一部署,立足交通建设产业实际,着眼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主力军组织者和职工之家作用,继续坚持“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三项原则,准确把握“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传统路向”三个维度,切实突出“覆盖主群体、壮大主力军、服务主人翁”三大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交通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根据这一思路,明年的工作应按照以下“三大重点、九个方面、二十七项工作”来展开。
一、努力覆盖主群体,最大限度地把交通建设产业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1.不断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高潮。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工会干部既要率先垂范、学深悟透、把握精髓,又要加强组织协调,带动职工群众深入学习,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开创产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2.全面加强产业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结合时代主题,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发挥工会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把“大学习”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通过专家宣讲、职工讲堂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阐释力度;发挥工会院校、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平台作用,充分运用职工喜欢和熟悉的话语体系,在交通建设产业工人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凝聚广大从业者积极建功新时代的思想共识。
3.全力推动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着眼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发展变化,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围绕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交通建设产业工人队伍;自觉把工会维权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推动交通建设产业工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覆盖。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推动工会组织向交通建设产业内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延伸,把货车司机和房产中介员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扩大产业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在全体从业者中的覆盖面。继续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通过项目工会联合会等形式,实现工会组织对小型在建项目有效覆盖;探索便于农民工入会的有效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农民工会员会籍的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5.及时掌握职工队伍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交通建设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和行业改革过程中重点从业群体的现实需求,正视产业职工队伍的新变化,做好针对性工作,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货运、建筑施工、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出租汽车等重点领域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情况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团结职工群众的作用,深入一线、融入职工,第一时间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对职工思想动态的典型性问题、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报送。
6.努力维护产业职工队伍稳定。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积极主动摸排交通建设产业内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做好风险研判和化解,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坚持摸清底数、分类施策,落实专人负责、跟踪帮扶,对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及时进行帮扶救助;健全依法防范机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交往,把外事工作与维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抵御防范和主动出击两方面着手,坚决维护交通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
7.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按照全总党组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产业工会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国交通建设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励广大工会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强化工会干部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让更多的从业者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8.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八种本领”要求,切实加强产业工会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级分类及时轮训新任工会主席及专兼职干部,继续组织开展好送教到基层培训工作;从建立完善产业工会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着手,激发工会干部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下沉一线、联系职工长效机制,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密切与职工感情。
9.深入推进工会组织改革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和改革的重要论述,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改革机构设置,不断优化职能,完善管理模式,形成联系广泛、服务有效的产业工会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工会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密切上下级工会关系,加强行业联委会建设,强化与交通、住建、人社、行业协会等部门的横向沟通,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良好态势,为做好工会工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争取更多的支持;针对交通建设产业工人组织程度弱化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现代传播手段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存在感和全体从业者对工会的认同感。
二、努力壮大主力军,团结动员交通建设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
10.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结合交通建设产业特点,组织动员产业工人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继续在企业中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以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等为载体,对职工创新成果进行评选,对先进操作法加以总结、命名、推广;倡导企业建立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和职工技能人才库,推动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鼓励更多职工岗位创新,岗位成才。
11.加大职工职业培训力度。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拓展参训职工群体覆盖面,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强化和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两客一危”职业群体培训;探索建立企业为主、工会参与的职工培训模式,力争业内劳动者都能享受到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普惠性、均等化的职业技能培训。
12.拓展工会职工教育阵地。拓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思路,联合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依托业内大型骨干企业成立高技能人才建设示范性培养基地,打造“大国工匠”孵化基地;加强工会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优化数字学习环境,促进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融合,满足广大产业工人个性化学习需求。
13.创新劳动竞赛组织开展方式。围绕产业行业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富于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特性和单位特点的竞赛活动,打造职工技能提升的大平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部署,开展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交通建设产业中心任务,继续开展春运“情满旅途”、供热行业“打赢蓝天保卫战”劳动竞赛活动;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任务,继续在建筑、道路运输、地铁、燃气、供排水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14.丰富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和内容。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交通建设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形成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继续做好建筑、运输、燃气等行业技能竞赛工作,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活动,不断扩大竞赛覆盖范围,提升产业工人参与率和受益度。
15.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突出行业特色,加强培养指导,搭建成长平台,用先进典型感召人、激励人、带动人。继续组织好“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章)”“全国工人先锋号”“2018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交通建设产业“大国工匠”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领军型人才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评选中的比例,使交通建设产业工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16.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等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公交、地铁、燃气、供排水等民生服务业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建设,不断深化主题教育的内容。结合行业、企业特色,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组织中央和地方主流新闻媒体,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内在创新动力,展现劳动风采。
17.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弘扬交通精神、“两路”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对于引领广大产业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重要作用。结合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将敬业精神和创新创造相结合,引导职工遵循规律、注重效率,以科学方法、创新思维干好工作。组织劳模、工匠进企业、进工地、进班组,促进劳模、工匠与一线职工的交流,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锐意创新的职业氛围。
18.推动建立技能导向激励机制。推动改进交通建设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联合行业协会建立和优化道路运输、燃气、地铁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推动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施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分配制度,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增加一线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评选中的名额比例,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待遇,让技能人才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
三、努力服务主人翁,切实增强交通建设产业工人社会认同感
19.积极参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参加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会议和活动,积极反映从业者诉求。进一步完善三方机制建设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代表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作用;推动增加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等代表和委员中的比例,加大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中挂职和兼职力度,拓宽产业工人参政议政的渠道,筑牢落实主人翁身份的制度基础。
20.持续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把工资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继续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将其作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冲突的重要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大力提升企业集体协商的积极性,变“要我协商”为“我要协商”;继续推进外派海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切实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落实主人翁身份的经济基础。
21.不断推动健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凡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大力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产业工人意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产业工人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推动协商民主多层制度化发展,筑牢落实主人翁身份的社会基础。
22. 切实加强源头参与。充分利用好源头参与的平台和渠道,积极参与本行业、本地区劳动关系领域行政法规、规章、政策、规划文件等的调研和制定,推动出台环卫工人、货车司机等职业群体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利用产业工会的专业优势,深入研究行业人工成本、行业工资指导价等问题,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性、行业性劳动定额、劳动标准;进一步丰富创新源头参与的方式方法,组织各级工会和职工群众参与公开征求意见,将职工的期待主张转化为政策法规,让广大产业工人收入称心、从业安心、生活舒心。
2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了解和清醒认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特别是在利益诉求方面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坚持打开眼界、扩展思路、加大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及培育试点等形式,着眼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变化的实际,探索掌握新形势下产业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维权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
24.大力培树法治思维。提高工会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职工群众工作能力,推动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提升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着力提升产业工人依法维权能力,继续开展建筑行业“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法律服务活动,组建公益法律服务队伍到基层一线宣讲;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继续加强与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合作,持续开展交通、建筑、环卫等行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劳动保护监督工作,维护从业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权益。
25.加强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继续加强“司机之家”“职工小家”“环卫工人服务站(点)”等服务站点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贴近工人的独特优势,推动“会、站、家”一体化建设,为工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加强与企业基层工会服务站点、职工之家的联系,明确职责定位,做好业务衔接,发挥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交通建设产业工人的归属感。
26.创新工会网上服务形式。加强工会组织、工会工作与互联网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推动建立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建设集网上入会、网上服务、网上维权、交流互动为一体的网上“职工之家”;加强网上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文化建设等,组织多行业、多工种网上练兵活动;强化职工的全程参与,坚持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普惠性、常态化、精准化服务,让交通建设从业者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27.突出工会维权帮扶重点。以提升产业工人就业能力为重点,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工会的合作,积极为业内离岗转岗职工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以人文关怀为重点,做好产业工人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使从业者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以做好产业工人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大困难职工脱贫解困力度,继续开展季节性、固定性、创新性的困难帮扶工作,使产业工人切实感受到工会的关怀与温暖。